向人脑“取经”,我国科学家取得重要进展
虽然人工智能在一些方面的表现已超越了人类,但这不代表它真的很聪明。相反,很多时候它还很傻很天真,仍然需要向人脑“取经”。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类脑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利用单个器件首次实现了神经化学信号到电信号转导的模拟。相关研究成果1月13日发表于《科学》杂志。 ...
肺部CT激增6倍!医学影像设备行业迎爆发
据报道,“新十条”落地将近一个月,第一批奥密克戎感染患者逐渐转阴,但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仍在持续。“新冠后遗症”“白肺”“心肌炎”等成了新冠康复患者新的焦虑来源。报道称,医院肺部CT检查人数在近期激增,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表示近期到该院进行肺部CT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往常的6倍。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新冠大流行病长期共存下,国民对自身健康意识防护加强,医学影像行业将迎来高...
国家医保局开会,2023年全国耗材集采看这些
带量采购疾驰于耗材领域,持续冲击着医疗器械市场,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行业变革。2022年,集采快速冲进全新赛道,击碎了诸多的不可能。在压缩价格水分的同时,也迫使企业提高效率,寻找创新机遇。 01开展新批次耗材国采,扩大地方集采覆盖品种 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保
2022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达33788家,海南、湖南、贵州增速分列前三
01 总体概况 据MDCLOUD(医械数据云)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达33788家,较2021年的28954家同比增长16.7%。其中,可生产Ⅰ类产品企业23538家,可生产Ⅱ类产品企业15840家,可生产Ⅲ类产品企业2312家。图12018年-2022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变化 &n
我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治疗需要,2023年1月4日,国家药监局经审查,应急批准深圳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体外心肺支持辅助设备、一次性使用膜式氧合器套包注册申请,二者配合使用,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心肺功能衰竭、其他治疗方法难以控制并有可预见的病情持续恶化或死亡风险的成人患者。作为国产首个ECMO设备和耗材套包,上述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指标基...
盘点 2022年十大耗材集采提速扩面,行业将迎新局面
纵观2022年的医疗行业,集采扩围一定是逃不开的话题。高耗值耗材集采“初体验”和国家、地方集采的此起彼伏,加速了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改变了国产替代进口的局面。 2022年以来,诸多耗材品类进入了集采之列,其中,既包括此前三轮国采中涉及到的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和骨科脊柱类植入物三类。地方集采包括许多业内人士预测两到三...
国家药监局成立第二届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
为加强医疗器械分类管理工作技术支撑,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体外诊断试剂分类规则》有关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成立第二届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第二届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由341名委员组成,设执行委员会和16个专业组,秘书处设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现将第二届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予以公布。 特此公告。&n...
我国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赛道高速发展
近年来,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基于显著的产品临床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逐渐发展成为热门赛道。布局该领域的国内外企业各具优势,研发技术攻关方向呈现多样化。值得关注的是,本土企业创新实力正不断增强,并有望在国际市场获得竞争优势。根据灼识咨询预测,2022—2030年,我国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超90%,增速远超全球水平。 &nbs...
盘点|2022年十大耗材带量采购
2022年,带量采购以出乎意料的姿态向更多耗材领域突刺。神经介入、外周介入、电生理、种植牙、正畸等诸多特殊品类落入降价包围圈。与此同时,集采规则渐趋温和,保底降幅、复活机制等条款加持下,降幅不再动辄惊心动魄。01脊柱国采9月27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开标。2021年,脊柱类耗材市场销售金额近350亿元,国采完成后,占所有高值医用耗材市场总金额超15%的庞大市场彻底转变。脊柱市场品类繁多。国...
中国科大实现重大突破!
不需佩戴电极、除去衣物,就可以“无感”完成心电图检测……12月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近日,该校在无线人体感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人体心电图实时监测,突破了百余年来心电图仅能通过接触式传感器获取的局限。毫米波非接触心电图实时监测 心电图监测一直被视为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
徐景和出席中国医疗器械国际监管会议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专场
2022年12月20日晚,中国医疗器械国际监管会议(CIMDR)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会(GHWP)专场暨药品监管机构对话交流会议在线召开。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景和在线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徐景和表示,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度重视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
真实世界数据用于器械监管决策前景广阔
本报记者 庞雪 12月8日,第一届博鳌国际药械真实世界研究大会“真实世界数据与器械研究”论坛在博鳌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多位业界专家相聚“云端”,分享了在不同场景下真实世界数据和真实世界证据用于医疗器械监管决策的应用实践经验和相关思考,探讨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
加速真实世界研究与转化 助力创新药械评价与监管
长期以来,随机对照试验(RCT)作为强有力的临床数据,一直是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金标准,但由于较高的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试验结果排除了一部分现实世界临床治疗中的患者亚组,导致结果往往缺乏外部效度。真实世界研究包括临床治疗中患者治疗的全过程数据,如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医保数据、药品和疾病登记、个人健康设备收集的信息等,采用了更宽泛的纳入标准、更多的病例数...
国家卫健委明确要求加强ICU建设,ICU相关器械厂家准备好了吗?
11月1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卫健委强调从三个方面加强能力建设和对患者的分级分类救治。第一,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根据当地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的床位,同时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第二,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第三,要持续加强发热门诊的建设。 ICU床位短期内将迎来爆发
企业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为督促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及经营企业质量安全关键岗位人员责任落实,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了《企业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请于2022年12月9日前将有关意见反馈至电子邮箱zjfdaqxc@163.com。 附件:企业落实医疗器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