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搭桥医疗器械产投研 助小县谋“大业”
10日,“之江同心·九三创吧”医疗器械产业仙居专场活动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举办,吸引相关政府部门代表、医疗器械领域专家、投资机构代表、企业代表等70多人参加,以促进医疗器械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集聚和项目落地。 浙江正建设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生命健康多次写入该省政府工作报告。此背景下,仙居以医疗器械产业为“一县一业”突破口,强化政策保障和招商引资力度。其打造的浙...
聚焦医疗器械可用性!上海医械院强化使用安全保障
医疗器械需要人机交互方能实现预期用途,这是医疗器械的显著特征之一。可用性工程又被称作人因工程,是从使用者视角,关注医疗器械的安全、可用。作为前沿技术方向之一,可用性工程对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性、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使得可用性工程成为构建完善医疗器械生态的重要部分,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医械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医疗器械质量和安...
专家、业界在上海聚焦AI赋能医学影像发展
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云龙9日对记者表示,当前医疗器械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产替代趋势日益明显。他强调,AI在提升医学影像处理效率和诊断精度方面有巨大潜力。 记者当日了解到,2025“智健影像·引领未来”AI赋能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以“智健影像·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AI赋能医学影像的前沿应用、产业前沿技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深入探讨...
广州面向医疗器械重点企业推出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
近日,面向全市百余家医疗器械重点企业,广州市医疗器械领域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重磅上线! 在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新型生物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广东研究院的指导支持下,广州首次尝试开拓医疗器械专利数据服务运用场景,打造“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在线上,该服务提供“智械云”数据平台,精准匹配产业链供需两端技术资源。企业通过平台可免费使用医械专利检索、创新产品审批、产业数据...
“中国心”点燃晚期心衰患者生存希望
心血管疾病长期占据我国慢性病致死率首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生活方式变化及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增加,心血管疾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构建科学、系统、高效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体系,须依靠以高端医疗装备为支撑的现代化医疗技术体系。心血管诊疗装备已成为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综合防治水平的关键抓手和战略支柱。 在生命科技与精密制造的交叉地带,人工心脏(心室辅助装置,VAD)作为...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等五款创新产品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金仕生物科技(常熟)有限公司“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一体式人工血管术中支架系统”、合肥启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可降解耳鼻止血绵”、江苏暖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北京万洁天元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人工韧带”等五款创新产品的注册申请。截至目前,已有343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
心血管诊疗装备工作组:系统推进心血管医疗器械向高端化跃升
心血管诊疗装备工作组工作组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担任组长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4个单位为成员单位,重点研究心血管诊疗装备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的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促进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心衰治疗介入等有源介入器械的研发,提升植介入器械的性能水平,助推创新成果早日进入临床应用。随着医疗科技与产业政策双轮驱动,我国心血管高...
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的指导服务
近日,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以下简称器审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医疗器械支持力度有关事项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加大对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支持力度,将审评资源更多向临床急需的重点创新医疗器械倾斜。 《通告》明确,对于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申请人完成产品临床前研发工作和可行性临床试验(必要时)后,可通过器审中心开通的创新产品重大...
为手术机器人产业保驾护航,北京市药监局率先发布检查指南
北京是全国手术机器人重要生产基地,4月3日,北京市药监局在全国率先发布《北京市手术机器人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指南》。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叠加,北京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迅速发展,正在加速从“制造”向“创造”转型升级。在手术机器人领域,截至2025年3月,北京市已有13家手术机器人生产企业,获批产品共计29个,主要集中在腔镜手术、骨科手术、神经...
我国骨科AI医学影像软件产业方兴未艾
常见的骨科疾病包括骨折、关节损伤、骨肿瘤等。随着我国老龄人群的扩大及骨质疏松人数的增加,骨折的威胁也随之增大。X射线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是骨科三大影像诊断方法。X射线成像能揭示理学检查难辨的骨折损伤,确定骨折类型与移位,如隐匿性或深层骨折。在检查时需拍正侧位并涵盖邻近关节,特殊需求时增拍特定位置或对侧对比片。CT技术所得图像更精细,...
近期医疗器械资讯速览(3.15—3.28)
政策法规 1.3月1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境内企业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对2020年9月发布实施的《国家药监局关于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境内企业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部分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涉及适用范围、注册申报要求和注册体系核查要求等。 2.3月1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决定废止YY/T0186—1994《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两会声音:医疗器械领域今年提了啥?
2025两会期间,医疗器械领域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产学研医各界代表围绕行业发展建言献策,覆盖高端突破、新技术应用、设备更新、集采困境......01政府工作报告释放新风口:养老、康复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国家药监局拟推出新举措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蒋红瑜)3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4月15日。征求意见稿显示,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以下简称高端医疗器械)是塑造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国家药监局拟提出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
中关村探“新”:智能医疗装备开启健康新纪元
向眼部玻璃体腔内注射一针,部分失明患者有望重见光明;手术时,只需“隔空”点击悬浮的虚拟屏幕上的按钮,即可动态查看患者影像资料,无需担心术中手部被细菌污染…… 记者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看到,一系列前沿智能医疗装备集中亮相,不少已经在临床应用的智慧医疗手段,为健康事业注入全新活力。 在27日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上公布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基于新...
年复合增速25.83%!超百亿级别医疗器械出海新机遇
受种种因素影响,近几年我国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活动持续推迟,市场需求出现暂时性积压。虽然采购市场在2024下半年开始复苏,但业绩长期承压的众多医疗器械企业仍需求变,选择哪些“新开源地”成为了难以抉择的现实问题。在国内多项出口政策出台及医疗器械企业求变求存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欧美日等市场之外,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重要出口地。01一带一路”提高国产设备认可度,近200亿医械市场高速增长欧亚...